近些年来,随着民营医疗机构的快速发展,其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加快形成多元办医的新格局、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过,部分民营医疗机构过度医疗、过度检查、过度用药、手术中途加价、违法发布医疗广告等负面新闻不时见诸报端。这不仅对相关患者权益造成严重侵害,也影响了整个民营医疗行业的社会形象。因此,如何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动态化监管,并破解监管信息与的可触达性,就显得尤为关键。
现实生活中,由于民营医疗机构没有强大的公信力做背书,患者在选择到民营医疗机构看病就诊时,就非常关注其疗效以及过往是否被监管机构处罚过。以前,针对民营医疗机构出现的违法违规问题,监管部门在调查核实后也会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并依据《信息公开条例》在监管部门官网进行公布。但这些处罚信息未必能及时有效触达到所有。一些患者在前往民营医疗机构就医时,也未必会专门登录相关网站去查询其此前是否有相关处罚信息。
而监管处罚信息如果不能被广而告知,一方面会使相关处罚对当事医疗机构的效果较为有限,另一方面也会让一些不明就里的患者放松,甚至重蹈一些者的覆辙。比如,2019年3月,一医院因更改病历、串换诊疗项目等问题被取消医保资质,但仍向患者其木咲美琴具备医点机构资格,导致很多患者就医产生的高额医药费无法报销。这种情形一直持续数月,直到2019年11月底被才停止。
由此可见,监管处罚只有被广泛知晓才能发挥其治理效能,并倒逼被监管者合规经营。而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针对民营医疗机构推出“‘五色’信用公示码”,就如同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推出的“健康码”,可以让尤其是患者更为直观、便捷地了解到民营医疗机构的“健康状态”,进而为是否就医提供决策参考,这对民营医疗机构无疑是一种更为有力的督促和约束。
从报道看,当地监管部门会定期邀请社会监督员参加检查和邀请群众扫码点评,并将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和“五色”名单统一向社会公示,该结果还将与医疗机构校验、评先评优、医点单位确认等相挂钩。据了解,自这项工作开展一个月以来,已累计接到群众相关投诉、问题反馈10起;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8人次,立案处罚2家。由此可见,民营医疗机构版“健康码”已经开始发挥其监管效能。
从更高层面看,针对民营医疗机构存在的医疗乱象,国家卫健委曾指出要完善民营医院综合监管体系,积极利用互联网、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提升监管能力。浙江省湖州市此次推出的“健康码”,无疑也是探索民营医疗机构监管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手段创新的一种有效尝试,这也给其他地方更好监管民营医疗机构提供了有益借鉴。期待通过监管科技的、监管手段的创新,倒逼民营医疗机构合规经营、健康发展,从而更好人民群众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