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金融管理局统计,自2004年2月存款、汇款、兑换和信用卡等四项个人人民币业务以来,截至7月,已有39家银行开办个人人民币业务,人民币存款余额达71.77亿元。同期,的外汇存款总额高达16734.43 亿港元。二者相较,前者微乎其微。
“目前就盈利贡献来讲,人民币业务贡献不大。”汇丰银行总经理柯清辉对《财经》说,“但这是一个未来的产品,我们一定要做,一定要做好。现在主要的就是政策,如果放开,人民币业务的增长会快得让你不敢相信。”
但央行人士称,71亿元的人民币存款余额被明显低估了——仅每年内地500万人的访港旅客,以每人消费6000元人民币计算,便至少给带来300亿元的人民币供给。
如果有迹可循的300亿元人民币全部进入到银行体系,并被允许做贷款用途,那么银行将大大获利。以目前国内人民币大约3厘的息差水平计,人民币贷款可为银行界带来9亿港元的收入。而一般认为,在港的人民币流通量远不止此,如果加上贸易结算、发债服务等非息差收入,人民币业务的盈利贡献将更加明显。
一旦内地企业将金融业务转移到,银行的收益将更为显著。百富勤的报告指出,在过去10年内,银行内地非银行客户的负债不断增长,其两次大幅提升分别在2000年7月和2003年8月CEPA 签署后,前者是因为中国外汇管理将出口企业自留外汇收入的比例放宽至30%(原为15%),后者则是因为两地金融往来的大大放宽。如果一举放开内地企业在港的人民币业务,其数字将以数倍增长。
财政司司长唐英年在接受《财经》采访时透露,早在去年底在京签署放开人民币个人业务的协议时,他已经代表业界向副总理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包括允许开展企业银行业务,以及发行人民币债券等。今年,这些问题几乎原封不动地再次带到了。与柯清辉等银行家的观点一致,唐英年相信这些举措将有利在港人民币的有序回流。
进一步放开人民币业务的利益固然明显,但识者亦不无担忧这是一把双刃剑——目前所见利益大多在一方,而其带来的冲击则是针对整个中国内地的金融市场。
“现在人民币有升值的预期,大家都愿意将手里的钱兑换民币存到银行。但如果这种预期不存在,甚至,怎么办?”一位监管机构的人士评论说。
来自央行的消息透露,今年上半年,通过正式渠道从流入内地的人民币规模大约在70亿元左右,其中只有20亿元是正常的汇兑,另外50亿元则有投机升值的嫌疑。央行为此担心,一旦放开人民币贸易结算等业务,港币兑换民币流入内地的规模将大为增长,给央行带来的外汇占款压力更甚,而这一流动的方向正好与目前宏观调控的紧缩方向相反。
“目前反对进一步放宽经营人民币业务的理由,主要就是担心对人民币造成冲击。”环亚经济资料(CEIC)经济研究员洪肇辉对《财经》说。尽管港人认为通过开办一般性的银行存贷业务,可以将历史沉淀下来的约几百亿元的人民币导入正常的回流系统,但内地仍对这个完全没有外汇管制的市场心存防范。
“在这样一个不受中国外汇管制的国际金融市场上,一旦允许银行放开经营人民币业务,必然会出现人民币的买卖。” 一位内地银行业专家说,而一旦有买卖,就会有人民币的汇率波动,这是目前强调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所不愿看到的。
就人民币币值本身而言,如果人民币有升值预期,正该避免热钱流入,而的人民币业务一旦全面放开,正好开了方便之门;如果人民币有强烈的贬值预期,则大量人民币就会流出内地,通过银行体系兑换为港币或其他外币,从而加大人民币的贬值压力。“这都是监管事前无法想像的。” 央行一位研究人员对《财经》说,“而且在试点,不可能像在内地一样,出了问题再关上。”
将研究新措施确保未来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2004-09-22 09:05:00
中国央行二季度报告称人民币业务进展平稳存款量持续增长2004-08-12 11: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