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长沙新闻> 文章内容

央视《新闻联播》推介娄底新化油溪桥村脱贫攻坚典型经验

※发布时间:2019/3/27 15:20:4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在线测字打分娄底新闻网讯(楼轩 报道) 6月11日晚,《新闻联播》“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报道《湖南新化油溪桥村脱贫纪事》,以4分13秒时长,生动讲述了娄底市新化县相邻的一个富裕村和一个贫困村即原油溪桥村、晨光村并村后,通过村干部扎实细致的群众工作,从老观念的入手,让原本相互不了解不信任的两村村民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产业的发展,实现先富带后富,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故事。体现了我省基层扶贫干部实事求是,敢于攻坚克难,帮助村民甩掉“等靠要”的老观念,自力更生摆脱贫困。报道一,反响十分强烈,各地驻村扶贫工作队和基层干部纷纷表示将学习油溪桥村的经验。

  今年4月,央视记者专程到娄底市新化县围绕脱贫攻坚进行采访,以“砥砺奋进的五年·脱贫攻坚日记”进行采访报道。报道说,娄底新化县两个小村庄,虽然地理相近,自然条件相同,但是这两个村子的差距很大。最近五年,油溪桥村依靠集体的力量开山修、围田造塘,发展稻田养殖业和乡村游,目前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了近万元。油溪桥村的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晨光村的村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因为老观念的,晨光村除了传统的水稻种植外,并没有发展其它的产业,年人均收入还不到2000元。为了实现先富带后富,用油溪桥村的成功经验来改变晨光村的现状,推动产业的发展,几个月前,县里把两个村子合并组成了新的油溪桥村。

  央视报道对油溪桥村的脱贫经验进行了深入剖析,总结出其成功做法:对于合村后新上任的村支部彭育晚来说,最需要解决的难题就是彻底把老晨光村村民落后的观念转变过来,尽快推广稻田养殖业,让他们丢掉穷帽子。然而,改变落后的观念,却没有像彭育晚想象得那么简单。油溪桥村这几年靠着自己孵化鱼卵,养殖稻田鱼,没少赚钱。可老晨光村村民们觉得,在稻田里养鱼就不能施肥,稻子的产量就上不去。这样一来,大伙对于养鱼就一直没有心气儿。为了调动积极性,彭育晚组织人送去了老油溪桥村自己孵化的鱼卵,但没成想却碰了一鼻子灰。经过询问,彭育晚了解到,老晨光村的村民之所以对免费送来的鱼卵不感兴趣,主要是他们认为鱼卵成活率不高,产量无法保障,如果由给送鱼苗,看得见大小,分得清鱼种,万一养不活,也可以给兜底。老油溪桥村自给自足孵化鱼卵的成功经验,并没有打动老晨光村村民们。要转变这种“等、靠、要”的老观念,还得慢慢引导。既然大伙对稻田养鱼没心气儿,那就得想新法子。为这事儿,彭育晚和村干部们从外地请来了专家讲授技术,想利用老晨光村村集体的一块高山淤塘做试验田,搞莲藕套养。这次,有村民站出来当众,愿意尝试。半个多月后,高山池塘的清淤工作开始了。原来分属两个村的四百多名村民都义务地投入到劳动中。有了这个产业,村里整体脱贫有希望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娄底新闻联播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