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分类信息> 文章内容

超七成受访用户认为网络求职成功率高四成过虚假招聘

※发布时间:2022-3-15 15:57:31   ※发布作者:佚名   ※出自何处: 

  春季招聘已拉开帷幕,网络招聘平台以其不受时空、方便快捷、低成本的特点,受到求职者与招聘方的青睐。但网络虚假招聘、消费、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也为求职者带来一定风险。在网络求职时有过哪些?对网络招聘平台信任度如何?南都民调中心于3·15前夕发起问卷调查,在对回收的1043份有效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后,于近日发布《网络招聘信任度调查报告(2022)》。

  报告显示:近五成受访用户表示经常使用网络招聘平台,综合招聘网站的使用率最高;受访用户使用平台主要是找全职工作,网络求职成功率达七成;六成半受访者对平台持信任态度。但网络求职也是一把双刃剑,存在一定风险。在虚假招聘方面,受访用户或其身边人遇到过“劳务派遣公司隐瞒工作性质,招聘时未说明是派遣人员”的情况最多,占比为五成半;虚假招聘最容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向相关部门或招聘平台投诉的受访用户各占四成半,其中过半受访用户表示问题已得到解决;在个人信息泄露方面,半数受访用户或其身边人遇到过平台过度采集信息;受访者最希望对招聘企业进行强制实名及资质认证。

  “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人选择网络求职。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6月,互联网招聘月活用户达4458万。本次调查结果也显示,网络招聘平台的使用率显著。76.1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使用过”网络招聘平台,21.7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没有,但身边人使用过”,仅1.6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和身边人“都没有使用过”。

  问及使用频率,49.50%的受访用户表示经常使用网络招聘平台;38.60%表示偶尔使用。其中女性受访用户(52.87%)经常使用网络招聘平台的比例略高于男性受访用户(47.11%)。

  网络招聘平台的使用频率如此高,大家一般在哪些渠道求职?调查发现,57.27%的受访者首选综合招聘网站;55.39%选择垂直招聘网站。这两种求职渠道更受到80后、90后受访用户青睐。

  此外,通过社交平台找工作的人也不少,选择的受访用户占比为45.24%;其中00后的比例更达52.34%。

  多样化的求职渠道,大家想找哪类工作?调查中,69.92%的受访用户找全职工作;45.99%找兼职工作;还有16.67%的受访用户找实习。

  对比发现,利用综合招聘网站找全职工作的比例更高,达83.15%;而在分类信息网站、社交平台找兼职工作的比例分别占53.85%、51.25%。

  网络招聘平台为求职带来了便利,其求职成功率究竟如何?结果显示,72.93%的受访用户对求职成功率表示认可,其中认为网络求职成功率“非常高”的比例占31.08%。

  调查还发现,网络求职成功率受到求职渠道、求职类型影响。受访用户表示,综合招聘网站(77.02%)的求职成功率较高;而且找全职工作(78.86%)的成功率也普遍高于找兼职(69.03%)、实习(62.41%)工作。

  网络求职的成功率有高有低,对网络招聘平台是否信任?调查发现,60.08%的受访者持信任态度;26.01%持一般信任态度;13.92%持不信任态度。

  相较而言,使用过网络招聘平台的受访者信任度更高,65.44%的受访用户持信任态度;23.73%持一般信任态度;10.82%持不信任态度。而在非用户受访者中,仅11.76%持信任态度;41.18%持一般信任态度;47.06%持不信任态度。

  哪些类型的网络招聘平台更值得信任?在全体受访者中,有37.81%的人首选综合招聘网站;其次20.44%的人选择垂直招聘网站。

  有意思的是,在用户受访者中,46.25%的人更信任综合招聘网站;而在非用户受访者中,29.41%的人更相信社交平台。

  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找全职还是兼职工作,网络招聘平台已成为重要的求职方式之一。大部分受访用户认为网络求职成功率较高,对平台也持比较信任的态度,但也有部分受访用户对平台持保留态度。

  哪些方面会影响对网络招聘平台的信任度?受访者使用平台时有过哪些?进一步了解发现,虚假招聘问题较为突出。去年7月,南方都市报曾报道,广州市花都区公布了一起虚假招聘相关案件,苏某某等人以空壳公司名义在某知名网络招聘平台发布高薪招聘司机的广告,随后以缴纳800-2000元不等的违约金、1600元左右的服装费等为由,共骗取求职者钱财8万余元,人达50余人。

  对于上述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个案。调查显示,72.52%的受访用户认为网络虚假招聘常见,其中29.27%认为“非常常见”。具体而言,82.34%的受访用户或其身边人遇到过网络虚假招聘,其中41.56%表示“自己遇到过”,40.78%表示“自己没有,但身边人遇到过”。

  在各种网络虚假招聘陷阱中,57.35%的受访用户表示自己或身边的人遇到过“劳务派遣公司隐瞒用工作性质,招聘时未说明是派遣人员”,比例最高;其次45.73%表示遇到过“招聘信息描述与实际工作内容不符”。

  值得留意的是,找不同类型的工作时,求职者所遇到的网络虚假招聘也有所不同。对比发现,找全职工作的受访用户中,更多遇到“招聘信息描述与实际工作内容不符”(55.53%);而找兼职工作的受访用户更容易“变相成为推销/刷单员”(25.08%)。

  除此之外,通过虚假招聘骗取求职者钱财的情况也不少见,分别有近20.00%的受访用户表示自己或身边的人遇到过“以培训后包就业为诱饵,要求向指定借贷机构贷款支付培训费”“以缴纳押金/面试费/入职费/体检费/服装费等名目索要钱财”。

  虚假招聘给受访用户带来了哪些损失?调查发现,首当其冲的是“个人信息泄露”,占55.09%;其次是“浪费时间精力”,占52.73%;“耽误职业发展”以及造成了“损失”的比例同样不低,分别占46.56%、38.74%。

  进一步询问相关受访者所的损失情况,69.42%的受访用户表示自己或身边的人在虚假招聘中损失了5000元以下,其中26.91%表示损失了3000元-5000元;15.60%表示损失了5000元-1万元;还有11.93%表示损失了1万元及以上。

  遇到虚假招聘后有没有采取相关举措?调查中,选择“投诉至相关部门”“投诉至网络招聘平台”的受访用户较多,各占46.45%、42.18%;而选择“向报料”“在社交平台”的受访用户,比例各占35.19%、31.64%。不过也有一成受访用户表示“没有采取措施”。

  用户投诉后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调查发现,56.98%的受访用户反映问题“已解决”;31.84%表示“未解决”。

  交互分析发现,受访用户“投诉至网络招聘平台”“投诉至相关部门”,问题得到解决的比例较高,分别占67.42%、63.78%。

  网络招聘平台除了存在虚假招聘问题,个人信息泄露也不容忽视。去年,央视“3.15晚会”了智联招聘、猎聘、前程无忧三家网络招聘平台泄露用户个人简历的问题。

  本次调查结果同样反映出网络招聘平台存在类似问题,77.86%的受访用户表示自己或其身边人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其中39.71%表示“自己遇到过”。在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的受访用户中,遇到过“平台过度采集用户个人信息”的情况最多,占53.13%;其次是“求职简历被或售卖”“平台私自提供个人信息给第三方”,比例各占43.61%、43.36%。

  针对网络招聘平台层出不穷的虚假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哪些手段能起到有效的治理作用?调查中,受访者最希望“对招聘企业进行强制实名认证、资质认证等”(62.09%)、“平台加强信息审核、更新”(61.90%),两项需求位列第一梯队;而希望“平台采用科技手段对用户信息进行加密”(55.95%)、“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和处罚”(47.89%)等位列第二梯队。

  交互分析发现,用户受访者更希望“平台加强信息审核、更新”(63.18%);而非用户受访更希望“平台采用科技手段对用户信息进行加密”(64.71%)。

  至于防范网络虚假招聘的责任主体,受访者认为网络招聘平台自身负首要责任,其次是相关职能部门,第三是招聘企业,最后才是求职者。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得益于网络招聘平台方便快捷的特点,受访者使用平台的比例达七成半,七成受访用户认为网络求职成功率较高。

  但另一方面,泛滥的虚假招聘信息也给网上求职带来一定隐患,七成受访用户认为该问题常见,八成受访者表示自己或其身边人遇到过虚假招聘,其中近四损失。在个人信息泄露方面,平台过度采集用户个人信息、求职简历被或售卖、平台私自提供个人信息给第三方等问题显著。

  基于本次调查,课题组希望推动相关责任主体从行业治理、平台监管的角度完善对网络招聘平台的监督和管理,也呼吁求职者加强安全防范意识,个益不受。

  一是相关职能部门加业监管与平台治理。近年来,为整治网络招聘平台乱象,国家层面发布了多部法律法规。自去年3月1日起,人社部出台的《网络招聘服务管理》开始施行,对网络招聘服务活动准入、服务规范、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作出了明确。

  二是希望网络招聘平台加强信息审核与信用建设。平台应严格对招聘企业进行资质认证,确保招聘信息真实性。同时可利用科技手段对用户信息进行加密,用户隐私。

  三是提醒用户加强防范意识。对于平台用户,广州市反诈中心提醒,求职应到正规的人才市场选择有营业执照的正规公司,并通过企业官网或114查询企业联系方式等渠道自行向企业电话咨询,确认招聘信息是否真实。同时,还可通过工商部门网站查询企业的注册信息,以初步辨别企业。如诈骗、财产损失,请及时拨打110报警或拨打“12345服务热线”转劳动部门举报处理。

  南都民调中心于2022年2月24日至3月4日期间开展本项调查,通过网络推送和实地拦截访问的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1043份,其中男性受访者占59.88%,女性受访者占40.12%;从年龄分布来看,00后占17.37%,90后占52.59%,80后占24.38%,70后占4.7%,60后占0.96%;从学历状况来看,硕士或以上学历者占6.81%,本科学历者占54.80%,大专学历者占26.87%,高中/中专学历者占9.50%,初中或以下学历者占2.02%;从受访者的城镇类型来看,23.03%的受访者在北上广深,玉米地里的大嫂26.49%在其他省会/直辖市,30.52%在普通地级市,12.86%在县级市,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占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