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都有其个人化的原因,每一个看似‘无理’的行为,都是向教育者发出的求助信号:我这个方面的能力缺失,你能帮到我吗?”新学年开学首日,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心理健康老师耿喜玲在她的一个教师培训讲稿中写下这段线年,耿喜玲放弃大专院校任职来到武昌实验中学担任心理健康老师。当时,武汉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基本是一片空白。18年来,耿喜玲率先把心理健康课引入课堂,用心体会从学生内心发出来的各种信号,做孩子们最温情的“心灵按摩师”。
“1999年,我来到武汉任教,当时全市乃至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都是空白的。”耿喜玲回忆起初到武汉工作的情形。现在武昌实验中学的心理咨询中心,沙盘、宣泄中心、互动区域、放松椅等各种设备齐全。耿喜玲率先在学校成立这种心理咨询中心。
耿喜玲还记得,自己刚来到中学时一片迷茫,当时心理课要不要进课堂,学校个体咨询的原则如何确定,中小学心理专职教师的职责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都没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甚至连申报职称时都没有心理健康老师这一项。”
“我也想过回到大专院校任职,甚至跟校领导提过这个申请。但孩子们渴望无助的眼神留下了我。”耿喜玲说,如果说大学是教心理学让人幸福的知识,中小学的课堂更注重实践,是教孩子们掌握拥有幸福的能力。
“学生们跟我讲了很多连父母都不知道的话。十几岁的孩子,有很多苦恼,他们学习压力大、两性和亲子关系微妙、渴望了解自己和社会。他们的很多困惑在家长和老师的眼里却是‘’。”耿喜玲说,孩子们渴盼被人理解,在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上,他们太需要有个从心里理解他们的人,“我想试一试,成为他们需要的这种人,能在孩子们成长的关键时期帮他们一把,让他们做一个快乐开心的人。”
当年,耿喜玲就在全省率先将心理健康课引入课堂教学。随后,她自编心理健康校本教材,主编或参编省级教材三部;在课堂教学中借鉴国外心理教育的经验并结合本土实际,形成了“班级授课,大型、小组治疗和个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界定了中学阶段应完成的心理目标。
这份18年的坚守,让耿喜玲先后获得了“全国心理之星”、湖北省“楚天园丁”“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名师”、武汉市黄鹤英才、武汉市“心理学科带头人”、享受市津贴专家等荣誉。“这些头衔,我从来不提,我最喜欢的介绍是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的一名心理健康老师。”耿喜玲说。
在武昌实验中学,心理健康课从高一开到高三直到高考结束,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我从来不缺课,因为孩子们会追着我补回来。有时候第二天有重要考试,我劝他们复习一下,他们跟我说越是到考试前越需要‘心理按摩’。”耿喜玲笑着说。
高中生都有自己的思想,每届高一新生都会有个别学生希望“挑战”老师,耿喜玲说,她在给上一届高一新生讲情绪控制的时候,有个孩子不停说话或者打断课堂,她只是微微笑着不回应。一节课下来,这个孩子找到她,他说:“耿老师您赢了,因为我是故意想激怒您,如果您在讲情绪控制时,就是控制不了自己,那就可笑了。我被您‘圈粉’了。”耿喜玲说,用心理学知识塑造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们逐渐信任她。
“有什么办法让学生喜欢你的课?你讲的东西有用!”耿喜玲说,常常有学生跟她表达记不住东西的困惑,她在课堂上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授了记忆方法的分类,并帮助孩子们从视觉、听觉和动作记忆三大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今年上半年,她接到了一个学生求助。这个孩子每次考试答题卡都涂错,因而错失很多分,老师和家长都觉得这种失误太可惜,反复劝他细心点,导致他压力巨大。“凭我的直觉,这个孩子不是态度的问题。”她让孩子现场涂了一次答题卡,一下就发现了他的问题--视觉密集症,在紧张时尤其突出。“我让他在涂卡时用草稿纸遮住一部分,一点点移动,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科任老师知道每个孩子知识点掌握的程度,未必知道掌握知识的能力是否有缺陷。”耿喜玲说,“哪里有不希望自己好的孩子,只是他们不得方法。我常常说,心理老师不是只会倾听的居委会大妈,我们要具备‘我来帮你’的能力,我们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智商和情商的潜能所在。”
“耿老师啊,她是我们学校下班最晚的老师,晚上10点钟下班的时候很少,高考前常常是12点多还陪着学生做咨询。”武昌实验中学的门卫师傅说,他们每个人跟耿喜玲都很熟。
同事给耿喜玲做了个不完全统计,近五年她利用课余时间近3000小时接受个案咨询。耿喜玲说,午休、去食堂的上和晚自习下课都是她接受咨询的时间。“高三的孩子们时间很紧张,他们总是希望在下课后找我聊一下。孩子们处在人生重要的转折点,我怎么忍心。有时候过了晚上12点了,还有孩子等在咨询室门口,他们迫切地希望跟我聊一下,我就陪着他们走过校园、走出校门,甚至陪他们走到口。”
近五年,耿喜玲了近20名对生活的学生;使50余名长期逃学学生重新进入课堂;让近百名厌考学生自信走进考场;使千余名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得以解决。同时,化解了因学生引起的家庭矛盾冲突20余起;学生或家长与学校大的矛盾冲突5起。当社会发生重大突发事件,耿喜玲和她的团队多次在第一时间出现,为者服务。她是心理健康教师,也是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者。
今年清明节前,耿喜玲在宜昌一所高中讲课,接到一位家长求助电话,称孩子高考压力大想。她一边电话进行心理疏导,一边抢购到当日最后一张返汉的火车票回来帮助这个孩子。
“每年高考前,全省各个地市州我都要跑一个遍,做考前压力缓解的大型。”耿喜玲说,近年来,很多省内外的学校及社会机构来找她做团体心理和心理专题培训,已逾百场,她的专业足迹遍布20余个省、市、自治区及武汉市60余所中小学,课程惠及数万人。她还被华中师大心理学院聘为本、硕生指导教师,为培养后继心理教育人才发挥了作用。“耿喜玲名师工作室”也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徒弟”,工作室的青年教师也逐渐成为专家型教师。
推荐: